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大思政课”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理念。铸魂育人是“大思政课”的厚重底色,社会又是“大思政课”开展的重要场所。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梦想学院”暑期三下乡支教团成员们跟随漆学鹏、李支援、徐中圆等指导老师,于7月到临泉县侯庄小学进行支教,在支教中积极探索“大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
支教团队结合侯庄小学实际情况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开展了红色课堂、防溺水教育、暑期安全教育、参观育才阁、参观博物馆等“大思政课”系列活动。支教团队在传授课堂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增强侯庄小学的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认识与理解,并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是“大思政课”题中应有之义。红色文化是“大思政课”的精神宝库,支教团队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支教团队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前往临泉县育才阁红色教育场所,就地开展了实地调研和现场备课。在教学中,开展了以“挺进大别山”等当地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思政课,引领孩子们了解党的历史,懂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支教团队还带领小学生们一起参观了临泉县博物馆,学习人文地理知识。

支教团队以暑期安全问题为抓手,将防溺水教育、暑期安全教育与红色课堂结合起来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堂生动实用的思政课。支教成员带领小学生一起绘制了暑期防溺水和七一建党节两个主题的黑板报,将防溺水安全教育与红色教育巧妙结合起来,为学生们提供更加生动有趣的“大思政课”课程内容。
小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参加各项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生既增长了见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学习能力。支教成员们在学生的心中播撒下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种子。


这趟奇妙的乡村支教之旅对于“梦想学院”支教团队的大学生们也是一场生活的沉浸式的“大思政课”。他们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乡村教育事业,认识中国国情,增强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青春动力。(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李支援  审核:何丽娜)